2022年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疫情與世界: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創藍聯盟主任解洪興受邀參與了博鰲亞洲論壇與WIPO共同舉辦的圓桌會議《亞洲知識產權:趨勢與機遇》。
會議主持人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院長夏麗君在圓桌會議開始時表示,亞洲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對世界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從2021年開始,博鰲亞洲論壇將知識產權列入主要議題之一,這既體現了博鰲亞洲論壇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也體現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對亞洲發展以及博鰲亞洲論壇的重視。
圓桌會議中,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表示,在當前世界大變局,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多的大背景下,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成為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產業升級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中國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從政府到學術界、企業界都在不斷的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相關政策的制訂、資金的投入和執法的力度也在不斷的加強,中國還在致力于加快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并打造創新生態的體系,取得很好的成效。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張建春在會議中表示,中國將統籌文化強國、知識產權強國、版權強國建設,不斷提升版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全面釋放版權激勵創新創造的巨大活力,持續提升版權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充分展現版權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獨特魅力。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當前全球科技創新格局正在發生深刻演變,亞洲地區科技創新實力快速提升,成為全球創新和知識產權產出的高地,也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亞洲的橫濱地區、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北京和首爾為居全球最佳科技集聚前四位,來自亞洲的科技專利條約申請量占總量的一半以上,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表示,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大有可為,知識產權在中國創新創造建設中大有可為,博鰲亞洲論壇在引領亞洲知識產權發展上大有可為。當前全球創新中心正在向亞洲東移。中國的表現非常亮眼。中國是唯一進入前15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國還擁有19個頂級科技集聚。2021年中國在專利合作條約、馬德里體系等體系排名分別位列第一、第三、第十,華為公司已經連續5年成為專利合作條約最大申請人。創新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知識產權在中國創新、創造和創業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創藍聯盟主任解洪興表示,中國的雙碳目標將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減排國家,中國將成為最大綠色科技市場。以聯盟分析過的儲能行業為例,過去20年中,鋰電池方向的專利申請有一半都在中國,且其他的液流電池、鈉硫電池等領域中國的專利申請量也排在世界第一,這說明中國積極參與綠色創新,并已經逐步在引領全球的綠色革命。但同時,大量的創新都集中在中國的院所和高校,如何讓商業化這些創新是目前的一個挑戰,也同時為來自亞洲各地的合作伙伴提供了機遇。
參加圓桌會議的嘉賓還包括: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協會主席路易斯·恩里克·德·阿馬拉爾、日本特許廳長官森清、中國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市長白濤、新加坡知識產權局局長陳惠菁、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發現委員會知識產權部總經理胡盛濤、華中科技大學中歐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余翔、華影集團董事局局長李勇、天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金元、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海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肖超、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李忠和中國發明協會黨委書記余華榮。
自2021年起,知識產權成為博鰲亞洲論壇的永久議題,并舉辦相關論壇和圓桌會議。“亞洲知識產權:趨勢與機遇”分論壇聚焦亞洲在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系中的作用,分享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知識產權政策變化,討論新技術、新業態、新趨勢給知識產權帶來的機遇與風險,探討加強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合作的模式和路徑, 是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的重要環節。本次分論壇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博鰲亞洲論壇合作舉辦。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聯盟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可持續技術交易所(WIPO GREEN)的戰略合作伙伴,并在2021年推動將“WIPO GREEN ”加速項目進入中國,在北京設立首個城市試點,通過加速綠色技術的轉移以及供需對接支持中國城市的綠色創發展,加速雙碳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