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下稱GII 2022)報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發布會致賀信。9月30日,解讀2022全球創新指數(GII)圓桌會議在北京舉辦,來自中宣部、科技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阿里巴巴、華為、等政界、學界、商界、社會團體的30多位代表參加了圓桌會議,解讀全球創新發展趨勢,探討創新驅動增長對于中國和世界的影響。圓桌會議由WIPO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主持會議,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解洪興主任受邀參會。
WIPO助理總干事馬爾科·阿萊曼在致辭中指出,GII致力于更好地理解國家創新體系的表現,已經成為設計和評估創新政策的強大工具。今年的報告發現,世界經濟的創新部門正處于十字路口。盡管我們不能指望風險和不確定性馬上消失,但創新仍然是我們創造就業、促進增長和傳播機會的最有力工具之一。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致辭中提出:“近年來,GII顯示世界科技創新格局向多極化發展,亞洲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劉華主任介紹,GII是產權組織的旗艦出版物之一,追蹤最新的全球創新趨勢,衡量約132個經濟體的創新表現,報告每年發布。GII 2022顯示,中國在132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1位,較2021年再進1位,連續10年穩步提升,仍是多年來唯一一個進入GII前15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在81項創新指標中,中國有9項排名世界第一。世界十大頂級科技集群,中國占三席——深圳-香港-廣州(第2位)、北京(第3位)、上海-蘇州(第6位)。
聯盟主任解洪興也在會議中提出:“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發現,全球創新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這一點在綠色科技的創新和推廣方面體現尤為明顯。歐洲能源危機導致德國、法國、波蘭等國家將煤炭等化石燃料再次提上議程,多個國家提出了暫緩或延后其氣候承諾的方案。而中國仍在堅定不移的推行碳中和目標,不斷加大政策力度,資本市場也將碳中和作為了重點投資賽道。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助力下,中國的碳中和科技創新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加速發展通道。在綠色技術處于關鍵的十字路口時期,國際科技合作也尤為重要,去年我們和WIPO合作,將一個全球綠色技術轉移、應用和示范的項目WIPO GREEN城市加速項目引入了中國,并將第一個試點落地在北京?,F在已經實現了兩個示范項目的成功落地。我們也期待著未來可以和大家共同努力,讓處于十字路口的創新能夠朝向更有利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大步邁進?!?/span>
會議中,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國家知識產權局國際合作司司長白光清、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邢懷濱、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全國雙打辦辦公室)副局長況旭、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支蘇平等政府部門代表、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副會長董松根等協會代表、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易繼明、中國科學院大學宋河發教授等學界代表、阿里巴巴副總裁邢悅、高文律師事務所王正志主任等企業代表也參會并做了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