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裝機規模和發電量都穩居世界首位。今年1—6月,全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在1億千瓦以上,累計裝機約8.6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量達到7300億千瓦時,風電光伏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負責人劉明陽在今日國新辦舉行的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說。
當前,迎峰度夏已進入關鍵時期,經濟回升疊加高溫天氣,能源電力安全保供的復雜、艱巨程度明顯加大。入夏以來全國日調度發電量三創歷史新高,最高達到301.71億千瓦時,較去年峰值高出15.11億千瓦時;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兩創歷史新高,最高達到13.39億千瓦,較去年峰值高出4950萬千瓦。
“為此,我們持續加強燃料供應保障,督促各類發電機組應發盡發,促進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多發多用,加強調度促進省間余缺互濟等??偟膩砜矗衲暧宥认谋9蕚涔ぷ髯龅帽容^早、比較充分,我們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眹野l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歐鴻表示。
近年來,受風電、光伏發電大規模開發消納需求驅動,并在相關產業政策支持下,我國新型儲能快速發展,裝機規模快速增長。據統計,2023年1—6月,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占全國新增裝機的比重達到71%,新增發電量占全國新增發電量54%以上,有力滿足了全國新增電量需求。
然而,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具有間歇性、隨機性、波動性等特點。為提高和充分發揮新能源的電力保供能力,相關部門采取了提升新能源發電預測精準度、配建合理比例的儲能設施、開展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一體化基地建設等舉措,取得了較好效果。
“目前,風電光伏發電在電力保供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2022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風電光伏的平均出力約占平均用電負荷的15%左右,最高可達用電負荷的40%。2022年迎峰度夏期間,江蘇、山東、浙江等光伏發電裝機大省上午用電早高峰期間,光伏發電出力最高可超過光伏裝機容量一半,有力支撐了能源安全供應?!眲⒚麝栒f。
除此之外,儲能行業的發展,也是促進新能源大規模開發消納、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的關鍵和基礎之一。對深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以來,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新能源基地送電配置新型儲能規劃技術導則》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圍繞新型儲能的規劃配置、項目管理、調度運用、市場機制、安全管理、人才培養和標準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和有關重點任務安排。
“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超過1200萬千瓦,全國各地對新型儲能重視程度持續提高。目前超過十個省份正在開展新型儲能試點示范,帶動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多種技術路線快速發展,相關產業鏈體系也不斷健全完善。”劉明陽表示。
[來源: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