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積極運用現代科技,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展。
翔安生態環境局充分開發運用現代數字技術,創新數字地圖生態環境保護應用模式,率先實現“一朵云、一張網、一平臺、一中心、一張圖”,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當“數字地圖”與“智慧環保”強強聯手,不僅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而且,更為生態環境管理提質增效按下了“加速鍵”。
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翔安生態環境局積極響應數字廈門建設要求,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創新數字地圖生態環境保護應用模式,充分發揮數字賦能作用,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智慧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區作為廈門市大開發、大建設的主戰場,在建工地點多、面廣、體量大,城市揚塵污染問題突出。在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翔安生態環境局深化數字地圖在城市揚塵污染治理方面的應用,通過不斷地摸索總結,形成了制度化、規范化和可視化的監管模式。
如今,翔安生態環境局正在巧用科技“殺手锏”, 織起嚴密“防塵網”。
健全機制
300多家工地定位落圖
824人加入工作地圖
為貫徹落實廈門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工作部署和省、市紀委監委“點題整治”工作要求,翔安區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深入推進城市揚塵污染治理工作。
早在今年7月,翔安生態環境局就印發了《翔安區工地揚塵智慧監管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流程、責任分工和組織保障,確定了分檔管控、分區管控、分類管控等原則,建立工地清單并每月滾動更新。
“為進一步加強‘智慧環保+工作地圖’系統的應用推廣,我們舉辦了兩期工作地圖培訓會,共有500多人(次)參會。同時,建立微信工作群,并在日常巡查中督促各單位落實巡查打卡要求。”翔安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稱。
此外,工作是否落到實處,將有嚴格的考核檢驗——翔安區將該項工作納入區對鎮街黨政目標責任書考核,每月調度工作進展,通報各鎮街和工地的打卡情況。目前,翔安區300多家工地均在工作地圖上定位落圖,包括區建設與交通局、市政園林局、考評辦、渣土辦、各鎮街網格員、執法中隊和工地的建設、施工方、非道路移動機械相關責任人共824人加入工作地圖,織起一張嚴密的共治共管、高效協作網,做到全覆蓋高效化實時監管。
成效如何,要用數據說話。截至目前,該項工作已產生記錄6.45萬條,打卡1.04萬次,標記點位336個,全區PM10和PM2.5濃度已從5月31日的46μg/m3、23μg/m3下降到目前的37μg/m3、18μg/m3,分別下降了19.6%和21.7%。
功能完善
能定位打卡、能查詢統計
創建任務和落實整改實現閉環管理
“智慧環保+工作地圖”究竟有多智能?翔安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開啟系統進行演示。只見任意點擊一個工地,即可看到該工地的詳細信息,所屬鎮街、工地類型、所屬檔次、處罰信息……一目了然。下拉后,還可以看到工地的自行打卡情況、鎮街巡查打卡情況、任務完成情況等。更智慧的是,該負責人動動手指,就直接導航到工地點位,安排出清晰的巡查路線。
為了全方位提升監管效能,系統還可以直接創建任務、落實整改。比如,各單位在日常巡查中,如果發現揚塵污染問題,可當場點擊創建任務,上傳問題照片,并對任務內容進行編輯、指定執行人。創建完成后,任務執行人會及時收到提醒,按要求完成任務后,才可申請完成任務。隨后,經過核實,該項任務才能被核銷,完成整個閉環。對未及時完成的任務,還可點擊催辦,通過電話和短信提醒執行人及時完成任務。
該系統還有強大的查詢統計功能。不僅可以查詢某個具體工地,還可就所屬鎮街、分級、分類、分檔等條件進行篩選查詢,在數據報表中可查看每日、每周、每月的標記、打卡和任務情況。同時,相關信息還可導入導出為表格格式,進行更為詳細的數據分析。
“在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監測站的協調下,目前,地圖已協調接入全區監測站點和部分工地的揚塵監測數據,可實時在線顯示PM10、PM2.5等數據,并定時更新。”翔安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同時,翔安生態環境局已協調部分工地試點安裝噴淋聯動系統,即在PM10濃度達到40μg/m3時自動啟動噴淋系統10分鐘。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工作地圖應用內容,繼續加強與執法局、建設與交通局溝通協調,推進在線顆粒物數據和監管網絡接入。同時,繼續探索在非道路移動機械、渣土車實時監控和噴淋聯動等方面的推廣應用。”翔安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表示。
林智文 陳智勇
智慧環保+工作地圖系統獲得榮譽
為使生態環境管理工作提質增效,翔安區不斷提升數字治理水平,翔安生態環境局創新打造全要素聚合、全方位參與、全過程管控、線上線下聯動的數字化、智能化、開放型智慧監管服務系統,實現精準、高效、科學管控和治理。
● 該系統獲評十大“2022數字政府建設卓越示范案例”及廈門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優秀創新成果(2020—2022年度)優秀創新案例。
智慧環保+工作地圖系統成效顯著
● 截至目前,數字地圖生態環境保護應用模式已先后成功運用于入河入海排放口整治、污水站點管理、海漂垃圾治理、應對疫情防控、工地揚塵管控、VOCs企業監管等工作領域,涉及生態環境、市政園林、農業農村等部門以及數家國企、轄區各鎮街、相關公共服務機構,使用人數超過2000人,每月形成有效管理記錄超1萬條。
● 今年以來,翔安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2.54,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9.2%,同比改善1.5個百分點;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小流域省控斷面水質跨類別提升為Ⅲ類;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保持100%。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