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年初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時候,我很驚訝,感覺是天方夜譚!然而幾年過去,實現超低排放的鋼鐵企業已經屢見不鮮,鋼鐵行業一舉成為綠色發展的標桿。
有鋼鐵行業的示范作用,如今再提水泥行業超低排放,驚訝和擔心已經沒有了,而是充滿期待。
水泥行業是我國主要大氣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三大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分別占全國工業排放的5.6%、17.1%、19.3%,二氧化碳排放約占全國總排放的13%。據測算,全面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將減少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50萬噸、21萬噸,協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1000萬噸;模型模擬結果顯示,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可帶動重點區域水泥熟料產能排名前10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3%—10%,有力促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同時,有專家表示,當前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年運轉率較低,行業利潤連續下滑,一定時期內仍將面臨市場需求疲軟、產能進一步過剩、環境成本升高等壓力和挑戰。通過超低排放改造樹立行業綠色發展標桿,并采取差異化環境管理政策,可以讓環??冃礁叩钠髽I真正獲得政策紅利,帶動行業整體轉型升級。通過鼓勵扶持能夠達到超低排放企業發展,進一步營造公平公正競爭、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解決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
采訪中,我們印證了這一說法。一方面,政策的推行不是光提要求,而是給出了充分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從資金、技術上對企業進行幫扶。另一方面,很多對自身環保要求高的企業早已聞風而動,甚至已經初步達到了超低排放的標準。而且有企業表示,對于企業來說,可以通過降低污染物排放大幅削減環境稅的繳納金額,又能夠在大氣污染防治的特殊時期實現連續生產,利好足夠誘人。
繼鋼鐵行業之后,水泥行業、焦化行業,我國的大氣污染防治在挑戰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通過技術提升、管理加強,把他們變成一個又一個“可能”,以至于成為常態。
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辦公室的窗外,北京的藍天高遠透徹,讓人心曠神怡。忽然想到那句體育界經常用到的句式:“你可以永遠相信……”,套用一下,我們也可以底氣十足地說:“你可以永遠相信中國的大氣污染防治!”
[來源:中國環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