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管和針頭本應是治病救人的醫療器材,然而山東省莒州水泥有限公司卻將它們變成了環境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工具。
無獨有偶,濱州天鴻熱電有限公司通過人為修改自動監測系統工控機組態軟件參數,嚴重干擾了自動監測設備的正常運行。
近日,這兩家企業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被山東省環保廳檢查人員抓了現行。
山東省環保廳將對濱州天鴻熱電有限公司實施頂額處罰,濱州市公安局已對造假實施者徐某予以行政拘留五天;莒縣環保局給予莒州水泥有限公司造假行為頂額處罰,并將案件移交莒縣公安局,公安部門正在調查追究造假責任人。
明目張膽
天鴻熱電違法修改參數
10月中旬,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的3名工作人員對濱州天鴻熱電有限公司進行獨立調查。
檢查人員說明來意、出示證件后,隨即兵分兩路,一人留守傳達室,防止門衛通知生產人員采取臨時應對措施;其余檢查人員直奔企業的煙氣在線自動監測站房。
車剛停穩,檢查人員就提著手電筒進入自動監測站房調閱在線監測設備參數和數據。仔細核對后,檢查人員發現,這家企業煙氣自動監測設備分析儀顯示SO2濃度值為146mg/m3,然而,工控機和上傳至山東省環境監控平臺的SO2濃度值卻僅為83mg/m3,自動監測設備現場監測數據與上傳數據明顯不一致。
經進一步檢查,發現企業工控機組態軟件參數被人為修改,導致數據不一致,干擾了自動監測設備的正常運行。
確認企業存在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后,檢查人員進行了證據固定,并在第一時間上報相關情況。
山東省環保廳立即與省公安廳聯系,省公安廳責成濱州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負責查處。
隨后,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將濱州天鴻熱電有限公司現場勘驗筆錄、調查詢問筆錄、比對監測報告等相關材料移交給濱州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并向辦案人員詳細介紹了案件情況。
膽大妄為
莒州水泥干擾采樣系統
10月下旬,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檢查人員對莒州水泥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吃了“閉門羹”。
檢查組向保安說明來意、出示證件后,卻被企業保安以“請示企業領導”為由,拒絕車輛和人員進入廠區。期間,執法人員多次勸說,講明利害,但對方置若罔聞。檢查人員在企業門口等待了10分鐘后,才被允許進入廠區。
與很多企業自動監測站房建在地面不同,這家水泥廠的監測站房設置在距離地面十幾米高的窯尾處。
顧不上多想,檢查人員背上儀器箱,就沿著垂直的扶梯向上攀登至平臺開展監測。檢查人員在調閱自動監測設備歷史數據時發現,雖然監測數據不超標,但是,自動監測數據存在異常,尤其是檢查人員進廠后大幅升高。
檢查人員取證視頻顯示,7點35分,SO2為4.8mg/Nm3,NOX為268.9mg/Nm3;7點44分,SO2為4.4mg/Nm3,NOX為497.6mg/Nm3。NOX變化幅度十分明顯。
盡管自動監測設備數據波動的時間短,只有20分鐘左右,但是有著豐富經驗的檢查人員卻敏銳地意識到,企業可能存在數據弄虛作假行為。
檢查人員從自動監測站房,到監測采樣口,再到煙氣管道,逐一仔細排查。當排查到自動監測站房下方時,一個簡易的工房引起了檢查人員的注意。
拉開門閂,進入房間,檢查人員發現,3個配氣瓶立在房內,有一個配氣瓶上還連接著輸液管。輸液管順著一根黑色粗管一直延伸,最后利用一個針頭插入自動監測設備采樣系統,由此導入配好的氮氣和氧氣控制采集氣體的濃度,干擾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
就在這時,忽然出現一名頭戴安全帽、身著藍色工裝的企業員工,無視正在取證的攝像機,將輸液管等造假工具強行拆除。檢查人員制止時,這名員工竟然攜帶造假工具,徑直穿越密布的管道間隙,頭也不回地逃離了現場。
嚴懲不貸
打擊監測數據造假不手軟
經濱州市公安局查實,濱州天鴻熱電有限公司自動監測設備弄虛作假的實施者為這家公司環保專工徐某,市公安局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九條,對其實施行政拘留五天的處罰。
在公安部門對企業作案人員進行處罰的基礎上,山東省環保廳環境監測處提出處理建議: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規定》,對濱州天鴻熱電有限公司實施頂額處罰,不予安排環保項目補助資金,實行企業限批,并掛牌督辦。目前,省環保廳已向這家企業下達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將給予頂額處罰。
針對山東莒州水泥有限公司自動監測設備弄虛作假的行為,莒縣環保局將有關調查取證材料移交莒縣公安局,目前公安部門正在調查追究造假責任人。莒縣環保局對莒州水泥有限公司依法下達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處頂額處罰。此外,安排環境執法人員赴現場督辦,責令其清除干擾自動監測的軟管、氧氣瓶及氮氣瓶等設施。
(來源:環境保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