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日前主持召開治污降霾專題會議,聽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今冬明春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據悉,這是繼今年4月3日專題會議之后,陜西省委一年內再次召開高規格的治污降霾專題會議。
今年1~10月,陜西關中地區動態削減煤炭249萬噸,消費總量下降3%左右,首現負增長;拆除燃煤鍋爐2130臺,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約11.7萬輛;從10月1日起,全面供應國Ⅴ汽油、柴油;全省2687萬千瓦機組實施脫硫,2229萬千瓦機組完成脫硝改造。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西安市今年優良天數為179天,同比增加69天;重度以上污染35天,同比減少23天;PM10和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0.1%和24.8%。從3月開始,西安市連續8個月退出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后10排位。
趙正永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指出,今年灰霾治理的成效充分說明,只要共同努力、持續用勁、精準發力,污染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進入冬季采暖期,灰霾天氣易發多發,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再接再厲,持之以恒打好治污降霾攻堅戰。特別是西安市作為全省治污降霾的重點城市,一定要退出全國十大灰霾污染城市之列。
趙正永強調,全省上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進一步研究措施辦法,經濟發展要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一致,當前做不到協調一致的,犧牲一些GDP也要給生態文明建設讓路。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不能一味地追求GDP,一味地追趕超越,要適應和應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必須基于生態文明建設這個立足點,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抓緊。
趙正永對今冬明春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10點要求:
一要堅持黨政合力,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推進“五位一體”建設的戰略高度出發,自覺把治污降霾工作納入地方事業發展全盤考慮,及時研究梳理重大問題和重點措施,為治污降霾工作提供充分保障。
二要繼續壓煤減排,認真落實關中地區1000萬噸燃煤削減任務,對沒有完成任務的,要按照任務欠賬繳納相應費用用于治污降霾。在城區和城區周邊,除集中供熱以外,一律不能再建燃煤項目。
三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必須秉承實事求是的原則。提高準入門檻,明年全面淘汰不達標的10萬千瓦以下小火電。
四要嚴格施工管理,禁止冬季取土作業,引導建筑施工企業自覺調整工期。西安市入冬以后,要做到嚴禁開挖,不準動工。
五要深化環保大檢查,對工業園區存在的環境問題,一定要緊盯督辦到底。要對各縣區的工業園區認真清點,凡是多年沒有建成像樣項目的園區、今后兩年沒有條件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園區,都要堅決予以取消,園區的配套環保設施必須限期建成投入使用。
六要優化公園、綠地、濕地建設和布局,公路、鐵路和高速公路兩旁都要做好綠化,以千里綠色長廊等為載體推動增綠降霾工作。
七要強化執法監管,環保部門對污染企業要點名道姓通報批評,進行經濟處罰和停業整頓,對違法企業的負責人進行環保培訓,確保法律剛性約束落實到位。
八要加強環保科技研究和成果轉化,發揮科技治霾的引導支撐作用。
九要科學宣傳引導,努力形成全民動員、全面參與的良好氛圍。
十要夯實責任,既堅持屬地管理,又加強聯動協調,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中聯動協調機制和聯合督辦機制。
據了解,去年3月29日和今年4月3日,陜西省委連續兩年召開高規格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題會議,要求各市每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向人民代表報告大氣污染防治情況。
陜西省日前印發了《陜西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成立了大氣污染應急指揮部,由主管省長擔任總指揮長。在當前政府機構削減的背景下,陜西省在省環保廳批準增設了副廳級大氣污染治理辦公室。
(來源:環境保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