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濟南長遠發展負責、對老百姓身體健康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堅定信心決心,切實把大氣污染防治這一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緊緊抓在手上,舉全市之力,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的明顯改善。”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敏在日前召開的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動員大會上說。
開展十大行動 改善環境質量
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濟南市委、市政府確定在全市范圍內實施“十大行動”,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
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主要是揚塵治理與渣土整治行動、工業污染源達標提升行動、機動車污染治理行動、成品油品質保障行動、餐飲油煙集中整治行動、清潔能源推廣行動、工業余熱利用行動、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及落后產能淘汰行動、綠色生態屏障建設行動和全民參與環保行動。
“十大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在確保2014年大氣環境質量同比改善10%以上的基礎上,2015年年底,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比2010年改善20%以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濃度分別達到78微克/立方米、47微克/立方米、129微克/立方米、70微克/立方米以內。
揚塵治理與渣土整治行動由濟南市城鄉建設委牽頭,嚴格按照省、市揚塵污染防治規定,集中強化施工工地、道路、物料堆存運輸和裸露地面揚塵污染防治,建立“全面覆蓋、層層履職、網格到底、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實現揚塵及渣土治理向基層延伸,從源頭預防和查處揚塵及渣土污染。
工業污染源達標提升行動由濟南市環保局牽頭,按省定標準要求,分階段、分行業推進鋼鐵、火電(熱電)、水泥、石化等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限期治理,提前達到省地方標準第三階段排放限值,確保各類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
機動車污染治理行動由濟南市公安局牽頭,實施黃標車淘汰等九大工程,201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黃標車淘汰任務。
成品油品質保障行動由濟南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自2015年1月1日起,全市加油站全面供應國Ⅳ標準或高于國Ⅳ標準柴油,禁止銷售低于國Ⅳ標準柴油。
餐飲油煙集中整治行動由濟南市城管局會同市環保局牽頭,加強餐飲場所油煙污染治理。
清潔能源推廣行動由濟南市發改委牽頭,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加大天然氣引進和利用力度。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2015年實現全市煤炭消費總量下降。
工業余熱利用行動由濟南市市政公用局牽頭,充分利用余熱、廢熱作為城市采暖供熱熱源,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減少工業企業污染排放。
強化督查考核 嚴格兌現獎懲
為加強組織領導,濟南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王敏為組長,市長楊魯豫、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長玉、市政協主席殷魯謙為副組長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確定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重大事項,提出總體部署,統籌協調全面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宣傳組和督查組,分別負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落實、宣傳發動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王敏在會上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十大行動”方案的要求,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對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靠前指揮、親自研究調度、親自督辦解決,確保人員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高標準地開展工作,切實做到問題不解決不罷休、不達目標不罷休、不見成效不罷休,鍥而不舍、扎扎實實地完成各項任務,確保不反彈、見長效。
王敏指出,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的責任體系非常明確,牽頭單位要落實好牽頭協調責任,具體責任單位要落實好分工責任,各區縣(市)、街(鎮)要落實好屬地監管責任。各企業要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認真落實污染治理有關措施,嚴格遵守環境法律法規,自覺接受監督,決不允許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獲取企業利潤。要強化督查考核,嚴格兌現獎懲,對考核不合格的部門和單位,該通報的通報,該曝光的曝光,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王敏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正確處理局部和整體、當前和長遠的利益關系,對不符合排放標準的企業和單位,該整頓的整頓,該關停的關停,決不允許為一時的經濟指標而搞各種地方保護。對嚴重違法、屢查屢犯的企業,要堅決查處,實行嚴管重罰,依法追究企業負責人的責任,涉及犯罪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通過實施正確的輿論宣傳,曝光違法行為、倡樹先進典型,提升公眾節約意識、環境意識、生態意識,倡導文明、節儉、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在全社會樹立“同呼吸、共奮斗”的行為準則,讓自覺參與大氣污染防治成為每個市民切實的行動。
(來源:中國環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