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環保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氣象局日前聯合下發《湖南省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長沙市和衡陽市確定為首批監測城市,開展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的監測。
據湖南省疾控中心空氣與健康監測科科長周純良介紹,目前,長沙市和衡陽市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居民死因登記系統,已設立常規的國控(或省控、市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衛生計生、環保等部門建立了長期協作機制,相關的環境空氣質量、氣象等監測資料能夠實現共享。
根據安排,今后湖南其他12個市將全面推行監測方案。每個城市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資料,在空氣污染相對重的區域和污染相對輕的區域以社區為單位各設立1個監測點。
根據《方案》,監測點要負責收集全年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已有的監測資料,還要對霧霾特征污染物(PM2.5)進行檢測和成分分析。每年9月至次年2月期間,每月10日~16日和遇到連續霧霾天氣時在各監測點進行空氣PM2.5采樣,每天采樣時間不少于20小時。監測PM2.5濃度,分析PM2.5中重金屬、類金屬元素等污染物質的含量,確定為有害物質后再從源頭加以防控。
《方案》指出,監測點(社區/鄉鎮)選擇條件為國控(省控、市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覆蓋范圍;常住居民不少于1萬;有社區/鄉鎮醫院或衛生服務中心。監測點要負責死因監測資料及人口統計資料、醫院門診資料、急救中心接診資料等信息的搜集。在每個監測點附近選擇1~2所小學,選600名3~5年級小學生進行健康影響問卷調查。
(來源:中國環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