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為熱議話題之一,代表委員熱切關注,高度肯定聯合申辦的重大意義,紛紛表示支持。本報記者就2022年冬奧會申辦情況專訪了北京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王安順。
問:北京2008年成功舉辦了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夏季奧運會后,為什么要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
答:申辦2022年冬奧會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尤其是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促進城市區域發展的角度考慮的。無論夏季奧運會,還是冬奧會,申辦、籌辦到舉辦的全過程,都是推動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機遇。
北京2008年奧運會為中國和世界留下了寶貴的奧運遺產。此次申辦冬奧會,將從促進區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生態環境,傳播奧林匹克精神,推動中國北方地區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等方面,向世界展示新的成果。2008年奧運會,推動了中國夏季體育運動的普及,如果成功申辦冬奧會,也將加快中國冬季運動的推廣,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影響一代甚至幾代人的成長和生活方式。
問:申辦冬奧會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北京目前參與冬季運動的情況如何?
答:近年來,冬季運動在中國普及迅速。就北京而言,滑雪場目前有近20家,青少年冰球俱樂部有96家,北京有人數龐大的冬季運動愛好者,許多人還到全世界各地去參加冬季運動,也迎來了世界各地的冰雪運動愛好者。申辦冬奧會將滿足北京市民和中國民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和渴望。我們還制定了對青少年普及冰雪知識的教育計劃,可望帶動、吸引全國數億青少年關心、關注冬季體育運動。
問:這一次北京和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聯合申辦,是基于什么考慮,與以往有什么不同?
答:舉辦冬奧會,從自然條件和場館設施來說,北京和張家口是優勢互補。2008年北京奧運會留下了豐富的場館遺產,完全能夠滿足冬奧會冰上項目比賽需求。張家口崇禮縣空氣清冽,冬日林海雪峪風光壯美,雪道條件優越,本地人口12萬左右,但每年有上百萬人次去那里滑雪,去冬今春的滑雪者總數更是超過300萬人次。其中有大量北京市民,也有許多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的游客和運動員。
聯合申辦,也與我國正在實施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將會極大地促進這一區域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不僅有利于發展冰雪運動產業,也可以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僅京張地區體育文化旅游就有望增加6萬人就業。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也將為申辦冬奧會創造更好的條件,打下堅實基礎。
問:說到申辦冬奧會,很多人會想到北京的空氣質量,屆時北京的空氣質量能否保障冬奧會的順利進行?
答:良好的空氣質量對冬奧會很重要,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更至關重要。目前,我們正全力治理大氣污染,在“減煤、控車、治污、降塵”等方面下大力氣,僅2013年至2017年,市財政就將直接投資481億元,帶動社會總投資7600億元。
下一步,我們要重點改善能源結構,進一步壓減燃煤,加強交通污染治理,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大污染企業退出力度,加強工地精細化管理,完善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污染防控。
我想說的是,堅持不懈治理污染,是政府責任,即使不申辦冬奧會也將全力推進。申辦工作將加快治理進程,人民群眾受益更多。我們有信心,通過治理和保障措施,確保賽時空氣質量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
問:國際奧委會去年年底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北京申辦冬奧會如何與之契合?
答:我們申辦冬奧會提出的理念是“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這和中國目前的發展要求相符合,也與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2020議程》完全契合。
“以運動員為中心”,主要體現在辦賽過程將以方便運動員為首要目標,在各環節提供一流服務,幫助每個運動員發揮最佳水平,實現夢想。對參加冬殘奧會的運動員而言,也將享有符合國際殘奧委會標準的無障礙設施和服務。
在堅持可持續發展、實現體育賽事和城市發展的良性互動方面,中國政府和北京、張家口等地方政府已經把申辦冬奧會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和地區長遠發展規劃,冬奧會申辦、籌辦將與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緊密結合。
“節儉辦賽”的理念,不是一個口號,而是行動。我們將以市場為主渠道籌集運行資金,并充分利用已有設施,嚴格控制辦賽成本和建設成本。北京賽區12個場館,11個來自2008年奧運會的場館遺產。張家口的滑雪場已有十幾年歷史,有些稍加改造就可以滿足冬奧會的要求。新建場館和原有場館改造都將以滿足冬奧會比賽為標準,并充分依靠社會力量進行建設和賽后利用。只有與可持續相結合,才更節約。
問:3月22日,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將來北京和張家口實地考察,北京準備好了嗎?
答:我們正在積極準備迎接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的考察,會以此為新的起點,嚴格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嚴謹、務實地做好下一階段的申辦工作。(朱競若 李中文 余榮華)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