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郭藝珺)今天下午,上海市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協調推進委員會第20次會議暨第六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大會將召開。日前,市環保局在詳解本輪行動計劃時表示,本輪治理將比前幾輪力度更大,進展速度更快。
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第六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中,上海對環境違法執法總體將大大加強。市環保局透露,2014年,本市查處環境違法事件近2000起,處罰金額首次突破1億元,比2013年分別增加42%和51%。
治理速度更快力度更大
根據此前發布的《第六輪(2015年—2017年)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共設水環境保護、大氣環境保護、土壤污染防治、固廢污染防治、工業污染防治、農業與農村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等8個專項領域和若干保障措施,安排232個項目,預計總投資1000億元左右。
市環保局稱,與前幾輪相比,本輪治理力度更大,進展速度更快,將完成一批體現國際水平的標志性項目。包括完成飲用水源地基本建設和供水集約化,取消農村地區分散取水,保護飲用水安全。
據市環保局綜合規劃處處長柏國強介紹,本輪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環境整治,面廣且量大。比如,目前中小鍋爐和窯爐的清潔能源替代,各區力度不一,進度差異較大。剩下不少難啃的“硬骨頭”,今年或淘汰或以清潔能源替代。歷經多年的黃標車整治工作,今年末也將全部淘汰。
第六輪中,一批大力并在國內領先的重點任務也有了時間表。主要包括污水廠提標改造、泵站截污改造、截污納管、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裝配式建筑、產業結構調整、河道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市環保局透露,將會摸底本市禽畜場,并進行結構性的布局大調整,不規范的禽畜場全部調整。除了集中建設區以外,本市工業用地生態環境治理也將加大力度。“198地區”矛盾突出,影響郊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本輪將逐步推進整治,推動污染企業的結構調整,特別加大“未批先建”違法行為的大排查。
通過本市第六輪三年行動保護計劃,預計可減少氨氮排放3200噸、總磷760噸,占本市內陸入河污染負荷的13%左右,水環境主要污染物濃度改善約5%—8%; 下轉◆6版 (上接第1版)預計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萬噸、氮氧化物4萬噸、揮發性有機物10萬噸,PM2.5年均濃度在2013年的基礎上下降20%以上。
鐵腕執法成新常態
今年1月1日起,新《環境保護法》正式施行。市環保局表示,將根據新法內容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執法,讓鐵腕執法成為新常態。去年10月1日,《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此后一個多月里,立案查處140多家違法單位,處罰金額近800萬元。
新法除了建立按日計罰、對超標或超總量的行為直接限產或停產等多種處罰手段外,對未批先建、無證排污等四類行為,可以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以治安拘留。這也是除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外,唯一一部設置“人身罰”的法律。同時,上海將加強對水源保護區以及化工、石化、涉重金屬、化學品、放射源和危險廢物產生處置等高污染、高風險行業企業的監管。
市環保局法規處處長余飛麟強調,今年起,上海對環境違法的執法處罰力度和手段都有提高,“大幅增加企業的違法成本,且完全超過所得的利益。”
新《環境保護法》還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的法律地位,規定“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據介紹,目前上海的生態紅線相關制度進入初步方案劃分階段,總體比例比國家的要高,未來實行生態紅線與生態補充機制相結合。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