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第三期清潔空氣投資者沙龍在北京舉行。來自40余家關注空氣污染的相關機構代表齊聚北京鴻芷咖啡館,沙龍在輕松、熱烈而有序的氣氛中進行,開啟了一場關于清潔空氣投資的思想盛宴。
清潔空氣投資沙龍由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發起,旨在探討投資者在中國空氣質量改善過程中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2014年5月27日,第一期沙龍在上海召開,來自50余家關注空氣污染的投資機構代表參與并共同見證了“清潔空氣投資倡議”的發起。2014年9月14日,第二期沙龍吸引了近60家投資機構的代表,圍繞綠色金融體系建議等進行了深入討論。
本期沙龍針對新《環保法》帶來的風險和機遇、中國VOCs投資的機遇和挑戰兩個議題進行了細致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沙龍由聯盟的高級顧問倪歡女士主持,環保部前總工楊朝飛、環保部政策研究中心環境政策室主任沈曉悅、聯盟秘書處主任解洪興、能源基金會能源項目趙立建主任、亞洲開發銀行高級項目官員肖光睿、美國Garlock公司首席應用工程師Jim Drago先生均參加了此次沙龍。
在第一個議題“新環保法”為投資機構帶來的風險與機遇中,楊朝飛總工做了精彩的報告,指出作為中國史上最嚴的環保法,新環保法是在當今嚴峻的環境污染形勢下的一種政策和制度的創新,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環保違法成本,也同時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隨著相關法制法規的完善、經濟政策與環保政策的平衡、執法力度的加強、地方保護的消除,相應的市場需求必然會全面釋放出來。
在投資風險方面,沈曉悅主任談到美國的超級基金法案在棕地治理中發揮的重大作用。該法案強調投資機構的連帶責任,且賦予美國環保署無限期追溯的權利。雖然中國現在還沒有類似的法律,但投資機構應當在投資時將環境風險作為重要的分析要素。
在第二個議題中國VOCs防治的政策標準發展趨勢以及相關的投資機遇和風險中,解洪興主任正式發布了《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的千億投資機遇》投資分析報告。隨著國家和地方VOCs污染物防治的相關政策的密集出臺,VOCs的市場在十三五期間可能會面臨一個巨大的增長機遇。根據初步測算,預計到2020年,VOCs防治的市場空間近1800億元。
在隨后的討論階段,Jim先生簡要介紹了Garlock公司在防治VOCs泄露方面的技術和經驗,并分享了美國在VOCs治理歷程中為投資機構帶來的機遇點,以及開展VOC控制為企業帶來哪些額外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針對是否能夠通過推廣PPP(公私合營)的模式來推動VOCs防治市場或大氣污染防治市場的具體問題,肖光睿先生認為,隨著去年國發43號文《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的發布,PPP模式越來越多的被地方政府采納應用在公共領域包括環境治理領域,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適合采用PPP模式。如果要引入社會資本,必須要建立合理的交易模式,也就是盈利模式,目前的方式主要包括使用者付費、政府補貼、捆綁盈利性項目等。要想更好的推動PPP模式,還需要投資機構進行金融創新,如資產證券化、互聯網金融等。
最后,此次沙龍在解洪興主任的總結中圓滿結束,與會代表表示清潔空氣投資者沙龍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今后會積極參與平臺的活動,并關注能夠改善空氣質量的投資機會。
本屆沙龍由中國清潔空氣聯盟主辦,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協辦,并由能源基金會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