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盟發布了2014年進展報告,介紹了一年以來,聯盟在聯盟成員、專家、合作省市、伙伴的持續參與和支持下,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非常積極的工作進展。聯盟指導委員會主席郝吉明院士對聯盟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并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期許:“從過去幾年的工作看,我們聯盟作為一個智庫平臺,成功傳遞額正能量,積極引入了國外經驗,起步表現良好。在未來,聯盟應該繼續我們已開展的三項工作:第一,在科普教育方面,我們應向公眾提供非專業人士能看得懂的政策信息,引導公眾參與,使公眾用理性和漸進式的思維來看待大氣污染控制;第二,在培訓方面,要借助平臺,以多種方式展開;第三,積極介紹空氣污染防治的國際經驗。”
2014年的工作進展情況如下:
聯盟管理:
到2014年底,共有17名來自相關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公益機構等組織的代表加入聯盟指導委員會。另外,共有6名國際權威專家組成顧問委員會。聯盟秘書處本身也已發展至7名全職員工和多名兼職員工支持開展工作。
聯盟平臺發展:
截止到新聞發布日,聯盟已擁有84名注冊專家、31個成員機構、16個合作省市和4個專業網絡(2014年發起了清潔空氣控制技術專家網絡,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作為技術協調單位);在2014年開展了兩期“清潔空氣投資者”沙龍,并發起了清潔空氣投資者倡議,引導投資進入空氣污染防治領域。
聯盟報告:
在過去兩年中,聯盟主要發布了四個報告系列,并編制了15份報告,分別是:
·“CAAC知識系列”報告:《改善城市交通,遏制中國空氣污染》、《灰霾防治須投入多少“錢”和“人”》、《倫敦煙霧治理歷程》、《中國黑碳防治研究摘要報告》、《空氣污染應急機制國際經驗》。
·中國清潔空氣動態報告:《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英文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英文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英文版》、《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英文版》。
·“CAAC政策報告:《京津冀能否實現2017年PM2.5改善目標》、《“大氣國十條”中煤炭總量控制政策的協同碳減排效益分析》。
·“CAAC清潔空氣管理報告:《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14)》。
· 聯盟秘書處支持了由中國人民銀行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牽頭組織的“關于構建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研究項目,參與了《推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機制的政策建議》、《建立公益性環境成本核算體系和數據庫》、《構建中國的綠色投資者網絡》三個專篇報告的編制。
培訓和相關活動:
2014年聯盟成功支持了如下活動的舉辦:
·中組部與環保部主辦的京津冀地區環保市長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的專題培訓;
·環保部主辦的全國環保局長大氣防治專題培訓;
·培訓研討會兩期;
·“重現藍天,治霾加速”空氣質量管理研討會;
·聯盟還與WWF合作,支持了其2014年主題為“藍天自造”的地球一小時活動。
清潔空氣管理工具的開發與應用:
目前已經有5個清潔空氣管理工具在聯盟的平臺上進行試用與推廣,分別是:城市大氣污染源清單工具、清潔空氣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編制手冊、技術與資金需求評估工具、空氣質量達標評估工具。其中,部分工具,如源清單工具、清潔空氣質量管理指標體系等已在不同地區開展了試應用。
點擊下載:中國清潔空氣聯盟2014進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