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謝慶裕 肖文舸 通訊員/吳凡 陳惠陸 宋悅)6月5日,在廣州市海珠濕地公園,“粵環保·粵時尚·與法同行”——2015年廣東省紀念“6·5”環境日系列活動啟幕。省政府、省人大環資委、省環保廳、省文明辦、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廣東省分公司相關領導,廣州美術學院、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等代表、環保裝置藝術家代表、環保涂鴉大賽評委等出席了活動。
同日,位于廣州員村的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首度舉辦環境日公眾開放活動,省內各大高校師生代表和市民到現場聆聽專家報告、參觀二噁英實驗室和大氣環境觀測站,了解環保知識。現場專家透露,珠三角去年PM2.5年均濃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不過由于減排潛力減少,PM2.5成分也較復雜,今后PM2.5繼續降低的難度會加大。
全省建成1317所綠色學校
今年是新《環保法》頒布實施首年,《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也將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省環保廳將2015年定為“環境法治年”。本次環境日活動主題亦定為“粵環保·粵時尚·與法同行”。
啟動儀式上,相關領導為廣東省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及環境教育基地代表授牌,并為環保宣教進學校、社區、企業、鄉村的志愿者們授予旗幟。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17所綠色學校、281個綠色社區、80個環境教育基地。
“粵環保·粵時尚·與法同行”將在6月舉行多項別開生面的活動,以全方位、接地氣地推廣環保與法治知識。其中,6月13日將舉行“變廢為寶我最行”萬園行公益活動,廣州市20所優秀幼兒園的環保情景劇屆時將進行匯演,同日舉行的環保墟市專場,也將通過極具創意和趣味的測水小實驗、水質知識問答賽等活動,為公眾科普飲用水衛生知識。市民可以通過關注“粵環保·粵時尚”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官方網站,了解活動最新動態。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環境日》紀念郵票首發儀式。這是繼羊年羊票后,中國郵政再次選擇在廣州首發郵票。《環境日》紀念郵票一套一枚,面值1.2元。郵票采用卡通漫畫的形式,描繪了一幅綠色生態、環保宜居的生活環境,倡導社會可持續發展,鼓勵和支持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并傳遞健康環保的生活態度。
垃圾混合收集不利減少污染與再利用
空氣質量問題仍然是群眾關注的熱點。在環境日公眾開放活動中,環保部華南環科所博士張毅強在做專題報告時透露,在納入環保部門監測的空氣質量6項指標中,2014年珠三角有5項達標,PM2.5超標幅度20%,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全國橫向比較的話,珠三角PM2.5情況還算不錯,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4.4%,比京津冀低54.8%,比長三角低30%。
不過,張毅強表示,雖然珠三角PM2.5濃度在全國不高,但成分較為復雜,既有一次污染物,也有二次生成,“廣東此前減排做得較好,要避免俗話說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后面PM2.5繼續降低的難度越來越大,而且污染的影響除了濃度外,與成分和影響時間也息息相關”。
在談到生活垃圾處理問題時,環保部華南環科所博士任明忠表示,前端堅持垃圾分類能夠讓垃圾更好地處理,再利用率更高,也減少污染、惡臭的產生。
“生活垃圾如果混合收集,有約7%-10%的水分從廚余成分遷移到可回收成分,降低了資源化利用潛能。如果水分降低,生活垃圾焚燒的熱值能夠升高。”任明忠介紹,由于混合收集,目前我國生活垃圾含水太多,有機易腐類物質占比高達50%-55%,高于發達國家一半以上。
(新聞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