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6日消息(鄭州臺李洋)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這兩天鄭州又被霧霾所籠罩,雖然距離環保部約談鄭州市負責人已經過去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了,但是大部分的市民卻認為鄭州的空氣質量沒有的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根據環保部最新出爐的八月份環境監測報告顯示,鄭州空氣質量排名較七月份不進反退,對此專家表示治污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民眾應客觀冷靜看待排名。
24號鄭州市召開了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的千人誓師大會,隨后通過灑水作業、防塵網、高空噴淋、燃煤鍋爐拆改、停運黃包車等措施,從多個方面加強了防污治污的工作,鄭州市建委根據督導的情況,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實施財政扣款139家,依據《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對存在建筑揚塵違法問題的施工項目立案處罰30起,各縣市區對轄區內揚塵污染治理落實不到位的問題,根據規定追責了人員30人。如今距離環保部約談鄭州市負責人已經過去了將近2個月的時間,記者通過網絡、電話、街采等方式采訪了100位鄭州的本地的常住居民,12%的市民認為鄭州近期的空氣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52%的市民認為空氣改善的效果不明顯,而36%的市民則認為沒有明顯的改善。根據環保部最新出爐的8月份的環境監控報告顯示,鄭州市的空氣質量較7月份不進反退,從7月份的倒數第7名下落到倒數第5名,河南省的環境監測中心發布的數據也顯示鄭州市8月份的空氣質量綜合排名在全省屬于倒數第一,而且優良天數排名在全省倒數第三。
在防污治污工作穩步推進的同時,空氣質量排名卻下降了,是不是鄭州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真的不進反退了呢? 記者從相關的環保部門了解到,8月份鄭州市的優良天數是9天,7月份的數據是20天,而6月份這個數據僅為8天,其中主要污染物PM10和PM2.5的濃度均有了明顯的下降,其中PM10的濃度甚至下降了23%,單從這一組數據上來看,鄭州市的大氣污染防治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的。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專家咨詢組的成員、鄭州大學環境科學研究院的教授張瑞芹說,治污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民眾應該客觀冷靜的看待這個排名,因為影響空氣質量狀況的因素很多,而且容易受天氣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所以考評的周期還應該再拉長,才會更加科學。同時由于鄭州的煤炭燃燒在能源中占比較大,城市處于建設發展時期,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私家車激增等因素無疑也加重了城市環境的負擔,只有真正平衡好了污染排放量與環境容納量承載能力才能切實實現空氣質量的好轉。
(新聞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