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管理”培訓會在四川成都召開。會議邀請到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就如何落實大氣法的相關政策、更好地支持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的編制及相關措施落地等問題做了探討交流。同時,會議邀請了來自地方環保部門的代表,就各自省市在開展空氣質量達標規劃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經驗做了分享。
2015年8月29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發布,其中第十一條規定:未達到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編制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按期達到大氣環境質量標準。
2016年1月,新大氣法正式施行,中國開啟了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管理的新篇章。事實上,作為空氣質量管理的核心機制,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已經在美國和英國成功實施多年。
“美國從1970s年代開始,就形成了達標規劃機制”美國環保署空氣質量規劃與標準辦公室Dale Evarts說,“美國州實施計劃(SIP)是空氣質量達標管理的典型模式之一,它的實施為美國空氣質量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很多城市都已開展了達標管理的相關工作。
“深圳市從2013年起,就開始了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的研究工作”深圳市環科院大氣所所長顏敏介紹到,“深圳不僅在2015年實現了空氣質量全面達標,而且還制定了下一階段的目標,計劃在2020年實現PM2.5濃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的新目標”。
空氣質量達標管理不僅僅是編制規劃,而是一種將環保要求前置的管理模式。一個完整的達標管理模式,要求地放政府作為責任主體,以空氣質量達標為目標,應用科學手段開展城市空氣質量管理,設計并評估空氣質量改善措施,以實現持續達標的一個管理模式。空氣質量達標管理是的空氣質量達標成為一個真正意義的限制性指標,對城市的能源、交通及產業發展做出前置性約束,從而實現地方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在大氣法修訂時,我們編制了建議報告,并組織了多次研討會,推動達標規劃機制在新法中的規定。現在,為支持城市落實大氣法,我們編制了《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編制手冊》”清潔空氣創新中心主任解洪興介紹到,“我們希望通過該手冊,幫助地方快速構建達標規劃管理體系,助力城市提前重現藍天”。
“空氣質量達標規劃手冊對我們全國300多個城市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總結了八個步驟,從總體上規劃了達標規劃編制的工作,對省市會很有幫助”清華大學王書肖教授在會上表示。睿博能源智庫中美項目主任Chris James先生說“開展達標規劃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協同措施,來減少碳排放,有許多清潔能源的措施都有這樣的效果”。
清潔空氣創新中心應用《達標規劃手冊》及支持工具,在山西、深圳、常州等地開展了一系列試點工作。
“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臭氧及PM2.5的前體物,也是空氣質量達標規劃中的重點難點”常州市代表說,“我們希望通過達標規劃工作,幫助減少VOCs排放,來實現各種污染物”。
山西省代表介紹說:“不同于其他省市,山西仍面臨著SO2污染問題,在規劃管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這些問題額外關注,尤其是在冬季采暖期。”
此外,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的代表介紹了宜賓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的經驗。倡導地方可持續發展國際理事會(ICLEI)項目官員也在會上分享了東亞城市達標規劃的經驗。
此次會議是2017空氣污染控制成本效益與達標評估國際學術研討會(ABaCAS)的分論壇。本屆ABaCAS大會是在中國環境保護部、美國國家環保署、美國能源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由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和美國田納西大學共同主辦,由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四川省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四川省環境保護移動源污染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四川省環境保護大氣復合污染與防控重點實驗室承辦。